上周,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报告,还是美国股市上演的散户与对冲基金“大战”,无不触动着市场的敏感神经,对风险的忧虑正在上升。
伦敦金属交易所和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投最活跃的白银合约期价涨幅均达10%左右,每盎司白银价格接近30美元,价格和涨幅均创近年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为2.20%,与此前持平。由于1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980亿元。
欧盟日前释放出强化欧元国际作用的信号。对此,日本国际金融分析师、RP科技株式会社董事长仓都康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此举旨在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强化自身经济金融体系。
本文首先在经典银行道德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资产透明度和关联性,分析了资产透明度和监管套利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其次,在对资产透明度和系统性风险测度基础上,利用2007-2018年中国上市银行数据实证检验了资产透明度、监管套利(以同业为例)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资产透明度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明显的约束作用,监管套利会提高银行系统性风险。(2)监管套利弱化了资产透明度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约束作用。(3)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的债权银行受到监管套利的影响更显著,而债务方的中小银行受到资产透明度的约束更明显。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过去一年,我国经济逆势增长,经济总量首次迈上100万亿元新台阶,离不开货币政策和金融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大字版手机银行、加粗版汇款界面、语音版绑卡流程、刷存折取款ATM机具……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的印发,当前金融服务领域已有多项“适老”措施有序推进。
《条例》的起草,意味着支付行业监管的法律层级有望进一步提升。早在2010年6月,央行就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奠定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基础。此次《条例》的起草,将使部门规章升级为行政法规。
小微企业融资难,年年提及年年难,何以在2020年取得突破?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精准滴灌愈加精准高效,新货币政策工具、新金融产品、新科技“利器”持续发力。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日前公布的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中,新增贷款量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全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则创下2015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4.61%。
从保险公司的资管部门到独立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经过逾1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力量。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监管评级暂行办法》,为保险资管公司稳健经营及合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经济迎来重要里程碑——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颇为难得的是,这100万亿元的背后,既不是量化宽松政策,也没有零利率甚至负利率。